對戒-超越項鏈光彩照人
莫泊桑的《項鏈》作爲文學對戒經典,長期存在于我們中學語文教材中。對它的解讀經過了很明顯的變遷,我覺得這種變遷本身是很值得玩味的。若徹底把文學還原成人學,個人認爲,《項鏈》講的僅僅是人在無常命運下的脆弱。
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,爲了一時的風光,爲了一串假項鏈,付出十年的苦役。這明顯是一個“罪不當罰”的悲劇。十多年前,我讀中學時強調得最多的版本是“小說尖銳地諷刺了資産階級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”。後來開始強調人性美,表揚在還債時的自尊、堅韌、誠實、守信。而現在,越來越多的老師都聰明地把前兩種糅合起來講,一邊批判主人公的虛榮心,一邊贊賞主人公的守信。這當然是很辯證主義很討巧的一種和稀泥,也算時代的進步。但仍不夠清晰和簡潔,也有很多不合情理之處。
在我看來,這個悲劇就不應該歸咎于虛榮。先不說虛榮屬于人性的普遍弱點,不分哪種社會形態。單說一個漂亮女人幻想自己擁有漂亮的裙子、擁有一條珠寶項鏈、嫁給一個體面的丈夫,這實在屬于理所當然的事情。借項鏈參加舞會,既可以說是虛榮,也可以說是一種宴會禮節以及對邀請者的尊重?至于貪圖享樂,它跟向往美好生活之間的邊際本就不確定。我們常用十年苦役的結果來否定主人公正常欲望,同樣是在用結果來反推原因,這是反邏輯的。倘若因她這一夜的光彩照人,因此結識了很多朋友(事實上舞會就讓她贏得了不少粉絲),其中某一位大人物出手幫她或者她丈夫在事業上取得了進展,這算不算一個灰姑娘頑強自立,麻雀變鳳凰的故事?鄧文迪不就是這樣認識默多克的嗎?
至于美德說,其實也不能讓我信服。沒錯,在還債務時確如“山中的溪水,清澈又不失明豔”。假如願意逃跑,又或者願意出賣身體,憑借她的姿色。根本就不用十年的苦行,也根本不會出現與福雷斯蒂埃相逢不相識的悲劇。于是感動、贊揚,紛沓而來。但這照樣有問題,先不說小說的魅力肯定不是宣傳“善無好報”。單是“欠債還錢”這個行爲本身,就屬于天經地義的普通行爲。我認爲她所做的,只是一個正常人的基本倫理底線。至于如此地慘烈,那只是因爲命運的玩笑開得大了點。
上面兩種說法,前者我們假設一個人應該成爲聖人,沒有虛榮,不會攀比;做不到,所以我們批判她。後者我們假設一個人應該成爲壞人,丟了別人東西就跑,或者幹脆去賣身還債,沒這樣,所以我們稱贊她。但偏沒有想到,《項鏈》最打動人的地方,就在于這是個正常的普通人。是如此美麗而易老,虛榮又守信,不願被看低,又向往榮華。這種虛榮與頑強、堅韌與易碎完全可能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出現。所以我們才不分時代與國界的被打動。
佛說:因爲懂得,所以慈悲。當你讀完這個故事,心生悲憫而不是鄙視,突感顫抖而不是幽默時,文學的力量和尊嚴,也就超越了解構與政治。
精品應用推薦:快速減肥方法,杉林溪旅遊,歌林服務站,竹炭襪,項鍊
- May 21 Mon 2012 11:49
對戒-超越項鏈光彩照人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